直播预热 | 肺癌的靶向治疗
随着科学以及医药水平的不断进步癌症治疗也从原来的整体或局部的治疗转向更为精准的分子化治疗。靶向治疗就是这种全新的精确化的治疗方式,它通过找寻合适的治疗位点(肿瘤细胞内的一个蛋白分子或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出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后与治疗位点特异性结合,使肿瘤细胞死亡,从而达到在不伤害其他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以前,很难想像到仅通过口服用药就可以实现癌症的治疗,甚至长期的带瘤生存。靶向药的问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癌症治疗方式更是帮助患者获得了更好的生存收益。不断迭代更新的靶向药不仅给了患者更多的选择也在不断刷新前代药物的耐药问题。可以说靶向药的出现真的让无数癌症患者的生活更加美好。
然而患者在面对纷繁的靶向药时难免会心生很多疑虑:适不适合用靶向药?靶向药如何选择?靶向药耐药后怎么办?如何处理靶向药的副作用?
为解答大家对于靶向治疗的疑虑,与癌共舞有幸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峻岭教授为大家解读癌症的靶向治疗,教会大家如何正确使用靶向药。
专家介绍
李峻岭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会员
[*]国际肺癌研究学会 IASLC会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转化医学分委会主任委员
直播主题肺癌的靶向治疗
直播纲要
[*]晚期NSCLC的疾病基础知识
[*]什么是靶向治疗
[*]晚期驱动基因阳性NSCLC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相关答疑
专家直播+答疑
11月30日(周一)19:00-20:00进行科普公益讲座并为观众们提供科普解答。
直播地址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患者,女,65周岁,2016年5月底确诊,确诊时心包转移,因位置(右肺下部)不适合做穿刺,胸水符合腺癌,结合免疫组化考虑来源于肺,基因检测是EGFR21外显子突变。一线培美曲塞+卡铂化疗5次,因感觉化疗伤身,患者精神不佳,于2016年9月改为易瑞沙,易瑞沙吃了两年零八个月(后面大概两年隔天服药一次),于2019年5月发现脑转移(尺寸约为1.2cm*1.1cm*0.9cm),肺部病灶较前略增大。先培美曲塞+奈达铂化疗5次后,于2019年9月盲试奥希替尼,第一个月复查,脑部病灶脑部病灶变为点状,又吃了三个月,脑部病灶较前略缩小,肺部病灶一直稳定。奥西替尼单药吃了算一年吧,脑部病灶由0.3长到0.8,肺部病灶略增大,病人拒绝化疗,奥西替尼联合去年剩下的易瑞沙吃了五天,病人说肋间疼痛好一些了,在主治推荐下改吃奥西替尼厄洛替尼,三代联合一代吃了24天后昨日复查,CEA由4多降到2.22,胸部与10月29日相仿,脑部病灶略缩小,水肿减少。这种情况下,我们下一步是继续奥西替尼厄洛替尼,还是化疗一下,还是怎么做更合适?盼主任给些建议,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