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1405/show3640948c34p1.html
看了这篇文章后,有了启发,大胆的假设一下这个状况:
西欧国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人群中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在腺癌患者中甚至达到了30%~50%,但EGFR基因的突变率低,仅为3%~8%。亚洲国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则相反,EGFR突变率为30%~60%,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24%。转移灶中的基因突变位点与原发肿瘤中的基因突变位点不一样的现象提示,在肿瘤进展过程中仍会出现基因突变。尽管目前具体的分子机制不明确。但不可否认这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能够部分解释有些患者转移灶对EGFR-TKI类药物具有较好的反应而原发灶无效这一现象。
说明各种基因突变可能是同时出现的。而原发灶和各个转移灶的突变情况或许是不一样的,而病理只取原发灶的。很可能导致转移灶的突变情况不明晰,导致单一靶向药很快局部耐药。所以联合用药确实是有意义的,对于多数人而言,真的只能盲试,不可能每个有肿瘤细胞的地方都取病理检测基因。例如EGFR靶点的突变基因的肿瘤细胞被消灭,但是其他地方的突变基因的肿瘤细胞还在生长,并迅速转移到曾经被消灭的肿瘤细胞的组织。所以重新检测会发现其他类型的突变,而些基因突变可能早就存在于病患的身体内,而因为取病理只是局部,所以没有检测到,等到EGFR靶点的肿瘤细胞被消灭后,其他突变的细胞迅速转移过来,卷土重来。所以,会检测到新的突变基因。
这就是所谓的耐药。
憨豆精神的文章真的是有意义的。肿瘤细胞象堰塞湖,放掉了水,水还是会进来。一边放水,一边堵住其他水流进去,才是正确做法。
大家一起讨论看看。
|
|
|
|
共8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15-3-9 20:58
尚未签到
我觉得很有道理!我家目前就是这种状况,21突变,吃易对原发病灶效果特别好,但对胸椎转移无效,所以在年前我选择了胸椎放疗,到3月底再复查看看。
这就验证了楼主所讲的,可能原发病灶与转移病灶突变情况不一样。 |
|
|
|
尚未签到
尚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可能耐药的出现,原发灶和转移灶不是同步的,印证了楼主的观点。 |
|
|
|
尚未签到
基因检测手段单一对身体还有伤害,如果基因检测手段方便,根据检测结果吃药,这样有效率会很高,现在血检测是不是准确可行 |
|
|
|
尚未签到
尚未签到
尚未签到
播散型转移的区域越多,越尽可能联药。我们一直专注于肺内主要病灶,做的基因检测,使用对应的靶向药,可以短期内很快的降低肿瘤对身体的负荷,但一旦病灶控制到一定程度,而外围转移灶的其他突变的病灶一直在发展,所以临床会表现出肿瘤控制不住,所谓的耐药等情况。此消彼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