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因疗法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至今已近20年,最大的挑战是科研人员在使用基因疗法治疗癌症时,如何将有关基因成功植入癌细胞内。 : W1 H; v+ F* v; f/ G3 c! S- {0 B. i
& L. J) y3 B- s, k( S% x 基因疗法是通过改变癌细胞基因来摧毁癌细胞,主要利用可侵入人体细胞的非有害病毒为运输工具,把正常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或具治疗功效的基因植入癌细胞,取代有缺陷和变异的癌细胞,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形成。 7 c( P5 K$ @6 d, J9 n+ n
( G0 t/ S" S5 O/ m+ p0 U 过去这种基因疗法的挑战是,人类免疫系统会发现侵入人体的非有害病毒,攻击并溶解病毒,让它在抵达癌细胞之前就失去功效。 ! l: Z: z. H, W; c
( K7 Y1 c9 T9 u& s" E) h4 t Z, h
如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属下的生物工程与纳米科技研究院(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简称IBN)的一群科研人员已找到新途径,避免作为运输工具的病毒被人类免疫系统发现。 ! g+ g% c C( A& p" B' t+ S) k: `
' x, ~7 L1 ^' u: i2 _9 A5 k) i! O 研究员之一的范瑞安博士使用人体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小型蛋白质——肽(peptides)和其他脱氧核糖核酸,制造出超细纤维,套住含癌症治疗功效的昆虫病毒。
- `1 x$ h$ @9 v3 m# E1 l+ ~( E- z b2 \6 Y( Y
因为这类纤维与人类纤维组织的构造相似,能鱼目混珠,让人类免疫系统察觉不出病毒的存在,方便里面的治疗性昆虫病毒能安全抵达癌细胞。 . |* L6 i$ J. t' U
/ R$ F& F) j+ R# o J$ A. J; }1 s测试显示患病老鼠寿命延长+ s S' n( j' v e, i8 B
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王朔博士昨天受访时说:“如果我们使用更大型的蛋白质来套住病毒,人类免疫系统就可能察觉病毒的存在。但是肽的体积非常小,被免疫系统排斥的概率很小。”% g) ?( Y! I* `0 K+ x' `( l
他也指出,研究使用昆虫病毒,而非动物病毒是出于安全考量,因为动物病毒有可能在人体内繁殖,而昆虫病毒虽可以侵入人体细胞,但却不能在人体内繁殖,比动物病毒更安全。
; q( g. Z. Z0 o/ z2 [8 v/ l1 e9 a- |. l0 b
研究人员已经在患有脑瘤的老鼠身上测试这项技术的疗效,发现包着超细纤维的病毒比没包纤维的病毒更能减缓脑瘤的成长速度及延长患病老鼠的寿命。
; A# |, {- }/ H6 c6 h; y0 A U! ~8 ]# D5 f/ |5 {+ I% J+ T5 k$ T9 s
生物工程与纳米科技研究院院长应仪如教授表示,这项基因疗法研究通过生物学家、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的跨学科合作实现,是令人振奋的发展。 # O6 x/ x+ M# F$ ^" F4 E! C
3 o" {9 M/ l+ M8 J- k+ C v! w 王朔则希望,这项技术能在不久的未来展开人类临床实验,真正惠及患癌病人。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 l+ H$ V5 h) F5 H'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