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家母135天的治疗数据,请大家指导:)

  [复制链接]
4007 17 NING2020 发表于 2020-4-30 17:52:28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小白有困难,找组织帮忙来了

我是18群里的“小白”一枚,通过论坛找到了组织,看到前辈们分享的文章,看着一个个并肩的战友们,心里踏实多了。看来能找到组织,本身就有“治愈”功能。
早些年看影视剧,明白了一个道理,组织都是很厉害的,是可以安排像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的……所以,小白现在有困难,找组织帮忙来了。
我是影视行业的从业者,一直在影视圈十八线开外活动,靠拍点小短片过活,偶尔也会到学校里以外聘的形式,分享一下工作见闻。因为工作性质,长年不在家,如今少小离家老大回,多年来跟父母的陪伴较小,自去年母亲确认,就一直在家中。
因为较幸运,吃上了靶向药,遇良医,病情得到了控制。
目前医生的方案是药一直用到无效后,再作考量。看到前辈们分享的文章很有启发和触动,希望能够在家母的治疗过程中,更为积极主动一点,希望能得得到好朋友们的支持和建议,关于后续治疗方面和方案上。

病人基本情况
   
出生年份
1951
抽烟史
30
确诊时间
201911
确诊分期
晚期
肺部手术
无手术机会
基因突变
基因 EGFR 外显子 Exon 19
转移部位
脑转、骨转
其它疾病
详细治疗经过确诊
201911月确诊
确诊报告:肺腺癌(低分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CT检查报告单:胸部CT平扫+增强(新版)
CT报告 3.6cmX2.0cmCEA2212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报告(外围血)
突变类型 Ex1 9del

治疗周期
2019/12/4 2020/4/17  135
治疗方案:埃克替尼片、贝伐珠单抗、唑来膦酸

2019/12/17~2020/4/17
2019/12/17 复查 指标: CEA 702.85
    2019/12/31 复查 指标: CEA 334.54
    2020/01/21 复查 指标: CEA 168.85
    2020/02/12 复查 指标: CEA 115.59
    2020/03/12 复查 指标: CEA 70.24
    2020/04/17 复查 指标: CEA 62.89


日常辅助治疗家母开始服用靶向药时,偶发皮疹,其它副作用并不明显。
加强营养,煲汤,肠内营养补剂……
多散步,肺功能锻炼器
经验总结病人精神状态良好,身体各方面状况健身。
生病前睡眠不好,生病期间各种注意,三餐、作息规律,睡眠变得较正常。

第一次贝伐、唑来膦酸有点发热、亢奋,晚上难入睡,每个人的反应可能不一样吧。
因为,看帖子和前辈们的文章:贝伐单抗所用剂量为15mg/kg每三周一次,对于中国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明显偏大,使用5-7.5mg/kg,每三周一次的剂量可能更合理。
所以跟主治医生商量,对贝伐作一个减量,由原来的六支变为五支,最后变为四支。
看到,群里燕子姐和几位朋友的建议,康莱特会增加肝脏负担,就在近一期的住院期间,把康莱特注射液(取消了)。

因为就我一个人忙活,所以每次住院就形式了一个模板,忘记带东西就特别麻烦。

老妈 住院 要带

汤(玻璃碗),鸡蛋,拖鞋,口罩
热水壶,榨汁机,苹果(冰箱里拿),芹菜

筷子,勺子,刀,小电饭煲
信用卡,出院结帐

第一天  检查

找医生,开住院单
8:28 拿单子去预约
9:00 验血
10:15 输液
11:00 CT

第二天 五瓶液

医生看了片子,比较了上次
胸水还有,变化不大

7:30把晨尿和大便放在化验室
800就做,腹部CT(要看脊柱)憋尿,空腹

早晨 900 输液
康莱特注射液

一直输液到1430
贝伐,控制滴速90分钟一瓶输完

我整理文字谈不上经验,作为一个“小白”,开始学习并习惯这个新身份





看到keenman版主的帖子,也学着做了一下
治疗135天 检查163天 表格.jpg
治疗135天 检查163天 图形.jpg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报告(外围血)
基因 重点00001.jpg
基因 重点00002.jpg
基因 重点00003.jpg
基因 重点00004.jpg
基因 重点00005.jpg
基因 重点00006.jpg


17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20-5-5 22:49

娜娜小妞  初中一年级 发表于 2020-4-30 17:5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
做得正好,我也要弄个表格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1]初来乍到
keenman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20-5-1 1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从CEA下降的趋势上看,凯美纳联合贝伐的效果还是挺好的。尤其是贝伐单抗,用于联合靶向药时,亚洲人确实应该减量,以便减轻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加油,一起创造奇迹!
本人不是医生,发帖内容是根据自身所掌握知识和以往的经验所建议,不构成治疗建议,请以医嘱为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累计签到:5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2]与爱新人
NING2020  小学六年级 发表于 2020-5-1 20: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keenman 发表于 2020-5-1 10:15
从CEA下降的趋势上看,凯美纳联合贝伐的效果还是挺好的。尤其是贝伐单抗,用于联合靶向药时,亚洲人确实应 ...

收到:)像前辈看齐,先定个五年的小目标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累计签到:5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2]与爱新人
NING2020  小学六年级 发表于 2020-5-1 20: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今天是劳动节,也是发贴的第二天。
我是今年二月份成为咱们论坛的注册用户,可能是因为要问的问题实在太多了,导致了进入到不知道问什么的处境中。所以就一直没有发贴提问,从“问题”少年过渡到“问题”青年,再到如今的“问题”中年,看来我真的做到了不忘记“初心”。
一直特别认真的看帖子,看完了再看……存成文档,重点提炼,以方便下次再看,就这样看啊、看啊、看啊,好像帖子和资料看得多了,老妈的病情就控制住了一样。
在对病情的探索过程中,保持了极大的热情,如果当年像现在这样勤奋,也许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但人生从来就没有如果,或许的假设也存在于另外一个平行的宇宙中,希望无数个“平行”的世界之中,老妈身体健身,遥祝。
好在,医学不断进步,当下科学规范的治疗理念,多数“癌”变得不是一个急症,让病人和病人的家属留有一定的时间,学习或者是相互告别。
从最初感觉,时间紧迫,只争朝夕,到如今以慢性病重新审视“小癌”,对病症的想法、观念有了特别大的一个转变。记得一本医生的手记写的:病人刚开始急得不行,多做几项检查的时间都感觉被“耽误”了,感觉疾病在迅猛进展,恨不得今天就让医院马上给药,开始治疗……“小癌”的形成的过程较漫长,长达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确诊所花费的时间都是值得的,是为了更精准、准确地完成后续的治疗。当医生确诊后,给出方案,很多病人又开始变得不急了,回去商量、商量,反而迟迟不能开始治疗。
这位医生说的,简直就是我的真实写照,检查期间找人、拖关系,加快、着急出结果……看了点网上的新闻报道,就开始自己制定“治疗方案”;今天看到了靶向这个词,就跟老爸商量希望能有靶点,然后怎么怎么样;明天看到了“免疫”治疗,又跟老爸说:天赐良机,太好了,五年不是梦。
后面,看到“隔壁老王”对化疗状态的细致入微的阐述,又跟老爸说:咱们坚决不能化疗……一天一变,一天一个说法,老爸一脸“蒙”,看他的表情,估计是已经不认识我了。不管他,我亢奋、激昂的情绪,就像过山车一般,时而“飘飘欲仙”,时而又跌入谷底,那个时候应该是:我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累计签到:5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2]与爱新人
NING2020  小学六年级 发表于 2020-5-2 20: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一个好消息
把135天治疗期间的片子发给了影像诊断科的专家,对比后给出一个小结性的回复。

医生回复
目前治疗效果非常好,可以达到PR状态(大部分缓解)
1.       左肺原发病灶明显缩小,现基本已不可测量;左肺下叶复张,左侧胸腔积液消失
2.       左肺门、纵隔及左锁骨上转移淋巴结也有不同程度缩小
3.       3月份脑脑MRI为平扫,效果肯定不如增强,但也可以看出脑转移瘤明显缩小、减少
4.       多发骨转移也呈现修复状态

收到的回复,对病人的状态给出非常明确的诊断。通过片子对现阶段的治疗方案给出了直观反馈。
在给母亲看病的过程中,片子越拍越多,与医生见面的时间又很有限,看片子这个环节,总是感觉“不到位”,尤其是打印出来的外院片子,“小癌”变化全靠大感觉。在片子上测量大小的情况:135天共拍摄了11次(核磁、CT共计)一次都没有发生过。
住院期间,医生在电脑上完成了一次对“小癌”大小的测量,比对上次的环节,也是比较含糊:“比上次小了。”然后看片就结束。
每次回到家中,把新片子放到专门的“那个”地方。望着一堆胶片,总感觉片子的作用没发挥出来,还为地球造成了新的浪费。这成了一堆看似有用,其实又没什么用的“珍贵物件”。
我听从了朋友建议,把片子发给新找的一位影像科医生(现在渠道很多,我就不给某知名App做广告了)。同时,我也脑补了一个场景:清晨,医生从昨日的繁忙中解脱出来,今天单位事情并不多,脑海中想着今天的工作计划,他走到客厅做了一杯手冲咖啡“漫特宁”, 卡布奇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静下心来的时候,只看你家的片子……
因为工作性质,我对拍摄照片什么的还是比较“讲究”的,每次拿到片子都要到医生办公室,打开房间中的“看片灯”,把片子放在上面,背景灯打开,进行拍摄,留存。对着片子拍摄的片子再好,都比不过数字格式的源文件。
所以,最好能拿到历次拍摄的源文件,请医生在电脑上阅片。文件的格式是DCM,需要专门的软件才能打开。作为一个爱折腾的“问题”大叔,肯定不会止步于此,先在自己的电脑上测试一下,保证发送过去的影像资料都是清晰的,完整的。

DCM 135天 论坛.jpg

测试了一下,在苹果操作系统,OsiriX这款软件能达到要求,到官网下载试用版,填写注册信息即可以下载,软件功能强大(据网友们评价)。

OsiriX 论坛.jpg

MedFilm
在手机的App上,这款软件也能对DCM格式的文件进行浏览,标注。缺点就是将数据导进App中有点麻烦,给软件的作者写了邮件,反馈了这个问题。

MedFilm.JPG

我的想法比较简单:既然,片子是诊断的“金标准”,那就想办法让这个标准真正成为标准。
把寻医确诊的事,再多“拆”出一个环节,不要“死磕”某一位专家,有时间埋怨不如再去想别的办法,让自己对病情有更为准确的把握,因为主动权永远在咱自己的手中。
在看病环节,医生短时间内要做出判断,对于这种“短暂”,病人或者家属会有医生看片快,或者有不够“仔细”的感觉。医生看病的时间短,就可能会觉得“不值”,特需号这么贵,又起了大早,排了长队,然后你就给我五分钟……然后,就下一位。
对我个人而言,医生看片子、看病,快,这是高效的体现,是专业的体现。根据病人提供的资料、症状,拿出解决方案,检查不全的去补充检查,能够确诊的就尽快安排执行,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
而医生,正是用“五分钟”根据现实情况解决了病人的当下问题……我相信医生,做出了他的正确判断,解决得到位不到位,让人满意不满意,还要我们自己再去做更多的工作和准备。
因为满意和完美的状态,是一种进行时,是谁都给不了的。
累计签到:5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2]与爱新人
NING2020  小学六年级 发表于 2020-5-3 14: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胜利也许是失败的开始

正如“左手”版主在帖子总结的:一代有效的时候,不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不能忘记研读老病友用生命留下的宝贵经验……(大概意思哈,就不去番帖子引用原文啦)


所以,在论坛上学习的过程中,就用起了一个名为:“随用记”的备忘录,把病友们、前辈们的提醒、注意,都复制、粘贴过来,在问医生的时候,根据老妈的病情把这些资料重新整理,形成个性化的问题。


因为老妈检查的时候,就已经脑转、骨转,所以针对医生“好消息”的反馈,就把前辈“老马”的提醒用上了,具体是在哪个帖子上看到的已经记不清楚了,但这些提醒简洁、直接、有效,印象深刻而非常受益

随手记:老马

腹部CT(能够看到大部分脊柱)要放射医师重点看脊柱是否有破坏
最好半年一次重点检查脊柱

一旦发现有脊柱破坏,越早处理越容易
等到病灶压迫了神经、进入到脊髓腔,就非常麻烦!病人没法走得远。


根据“老马”的提醒,形成了自己问题。

提问
有三个问题哈,请医生费心:)

01 上次的核磁是0313,您看下次什么时间节点,是否有必要再做一个加强的
02 片子还需要补充其他部位的吗,例如,看脊柱是否有破坏
03 在好转的时候,以您的经验,对否对承重骨的溶骨进行一下评估,待处理


医生根据前面的影像资料,给出了明确的回复……影像资料是最“金标准”,这个词也是在论坛里学到的,让医生清楚的看到外院来的片子或者DICOM,并对历次的影像资料综合分析,得到的结果让我特别踏实。
        
医生回复

1.     不需要再马上左脑增强MRI了,治疗过程中遵医嘱复查即可,能做增强尽量做增强,因为只有增强MRI才能发现可能新出现的微小转移瘤
2.     CT可以显示脊柱骨转移的情况,目前以成骨修复为主,不需要再做其他检查了,也不需要外科介入


         收到好消息,是阶段性的胜利,与此同时,也面临了一个“不太好”的局面。老妈的配合也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因为身体的恢复“坏习惯”有了抬头的迹象……寻医问诊的过程中,之前的生活习惯始终被压抑着,在好转之际“坏习惯”开始膨胀,要重新掌控身体。


老妈是生意人,多年来也一直打拼,人生经历较丰富,商场上几次大的“沉浮”,最终还是没能“笑傲江湖”……有时候跟新认识的朋友开玩笑,介绍自己时就说:“我是一个夭折的福二代,还请多多指教”。


基于她的这种职业特点,烟和酒,可以说都是老妈的“标配”。
五一亲人们的聚餐,她又开始拿起酒杯……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大华  小学五年级 发表于 2020-5-3 22:2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你们家有吃营养素吗?
累计签到:30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5]普通爱粉
地狱先生  博士导师 发表于 2020-5-3 23:0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通辽
保佑咱们的家人都顺顺利利的。只要你坚持定时复查就好。我先说我发现了一点,你们家的19突变插入点是747-753,这个插入点比较少见,一定要多定时观察。
天津、内蒙古自治区 病友可以私信我拉进地方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累计签到:5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2]与爱新人
NING2020  小学六年级 发表于 2020-5-4 06: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大华 发表于 2020-5-3 22:20
你们家有吃营养素吗?

吃的,没断过,老妈常年不注意饮食,吃得少,吸收也不好,之前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